从神学院的选择行为,认识自我

需要勇气,自我暴露,目的是通过反思,和大家一起成长,会有偏颇、未必深刻,甚至错误,因此,有感动分享,但是迟迟无法动笔,认识自我,很难,但是很重要。希望大家理解,包容我。

今天想分享,在做出进入神学院学习的决定后,我做了什么。我浏览了附近两间神学院的网上信息,看到Biblical Theology Seminary 和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,都有心理咨询硕士(Master of Art in Counseling /Mac)专业。我大致看一下,决定申请Westminster,回顾来看,为自我做决定,我比较Intuition。凭借心中冒出来的gut feeling,这是其一。

认真思考、体会我为什么快速锁定Westminster,让我看到我内核的脆弱,内心深处有一个微弱的声音,仿佛在说,我是不够好的,脆弱的,我需要Westminster神学院的外衣,或说标签,来让自己感觉好一点,站在人群中,少一点羞愧感。从个人无意识来看,内在的脆弱被看见,在祷告中,向神的倾诉会走深。

从集体无意识层面来看,华人父母喜欢比较孩子,我们是在比较中长大,我们的父辈,祖父辈,可能经历战火,在极端贫穷,危险的环境中长大,日本的侵略,国共的战争,带给人们很多危机感,不安全感,代代相传,在深入到个人无意识之下的深层,在集体无意识的漩涡,洪流中活着,我们很难不被其影响,左右。回顾自己的选择,贴Westminster标签,除了满足攀比的心,也带来更多安全感,也是无法回避的因素。

这样思考,回顾,看到心灵的乱麻,梳理这团麻,向神求单纯,依靠交托的心,是有趣的自我探索,让我依靠主,经历突破成长。

无法回避现实的限制,做出决定后,我对比了去两个神学院的车程,意识到对全职工作的我,Westminster太远,最终Biblical成为唯一的option,我是退而求其次,进入Biblical读书的,但是回顾来看,感谢主,进入Biblical,是特别正确的决定,那里的training,是最适合我的。无论我们怎样的比较,选择,要走的路,在神手里。

通过这个经历,我分享了从conscious orientation看,我比较Intuition;个人无意识中有脆弱内核;集体无意识带给我的攀比、不安全感。希望结合自己的经历的分享,可以給您一点启发。了解自己的主要心理功能,Intuition?Sensation?Thinking?Feeling?从个人,集体无意识层面,什么搅扰,束缚您?